草長鶯飛,春意盎然,清明將至。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教育的重要論述,堅持“五育”并舉,弘揚和傳承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4月2日,江西工程學院團委開展了“巧手做青團,民俗共傳承”勞動教育實踐活動,1000余名同學踴躍參與。
活動現(xiàn)場熱鬧非凡,食堂工作人員提前備好了糯米粉、艾草汁、豆沙餡、肉松咸蛋黃等豐富食材?;顒釉谥鞒秩碎_啟的清明文化常識普及環(huán)節(jié)中拉開帷幕,美食協(xié)會隨后進行了現(xiàn)場教學,詳細講解制作青團的材料與過程,同學們由此開啟了自己的青團制作之旅。
青團制作過程并不復雜。首先,將艾草洗凈后放入沸水中煮一分鐘,再切碎打成青汁或手動擠出湯汁。接著,把糯米粉和少量黏米粉倒入容器,加入熱水和青汁,可按個人口味添加白糖,隨后和面揉成面團;同時將晾涼的豆沙餡揉成豆沙團備用。然后,從面團中取小塊揉圓壓餅,包入豆沙團并封口,如此完成所有青團的包制。最后,在蒸屜鋪上油紙或粽葉,擺好包好的豆沙青團,外表刷層香油防干裂,放入鍋中大火蒸10—20分鐘,美味的青團便制作完成。
活動還設置了有趣的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——清明知識問答競賽。主持人拋出涵蓋清明歷史淵源、習俗、詩詞等多方面的問題,同學們紛紛舉手搶答,現(xiàn)場氛圍緊張熱烈。答對的同學興奮地領取小禮物,在這場知識較量中,同學們不僅收獲了樂趣,還加深了對清明文化的了解。
經(jīng)過兩個小時的制作體驗,同學們都收獲了自己親手制作的青團。剛做好的青團色澤瑩潤,圓滾滾、油亮亮的,宛如無暇碧玉,青綠的外表與生機勃勃的春天相互映襯,成為活動現(xiàn)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此次活動以包青團為契機,通過分享、問答、普及等多種形式,讓同學們?nèi)轿桓惺艿搅饲迕魑幕莫毺伧攘?。在歡聲笑語中,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得到傳承與弘揚,校園文化也更加豐富多彩。校團委表示,未來將持續(xù)開展更多文化活動,帶領同學們在傳統(tǒng)文化的海洋中繼續(xù)探索前行,讓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在校園里綻放更絢麗的光彩。
一審:何 凱
二審:謝旻旻
三審:于永清